贺齐身上穿着甲胄,看起来极为精美,其腰间佩刀一柄长刀,刀柄上镶着一块宝石。
看得出来,这是一个极为讲究生活质量和懂得享受,或者说生活很奢侈的一个人。
不过贺齐出身会稽四大家族之一的贺家,还是家主,有这个资格去奢侈。
对于此,张幕并不在意。
只要不是那种真正嗜赌,贪财,好色到人品不行人,他只看重对方能力,有能能力一起都好说。
而贺齐必然是一个有能力的人。
其乃是会稽山阴人,是在郡治县扎根的世家子弟,年轻时任会稽郡吏,在孙策巡视会稽时,经考察被推举孝廉任永宁长,后任南部都尉、平东校尉。
孙权掌权后,贺齐任威武中郎将,领命去讨伐丹阳郡黟、歙等地。
等到战事尘埃落定,孙权将县城重新划分,制定新都郡,以贺齐为太守,最终其升为安东将军,封山阴侯,最后又升迁为后将军,任徐州牧。
当然,张幕最在乎的是其“山越屠夫”的称号,这可是杀出来的威名,说明贺齐对付山越是真有一手,而现在他正确这样的人才来执行手中计划。
至于魏腾,若非被贺齐一身装束吸引了注意力,张幕对此人会更加关注,只因此人给他印象深刻。
魏腾与贺齐一样,都出身于会稽郡世家,虽然比起吴郡四姓稍稍差一点,但在扬州也能排的上号,有不小的影响力。
历史上,魏腾在会稽郡担任功曹,是个性格直率、刚毅不阿之人,办事极为坚持原则和看重王法,并且不以长官的意志行事。
也就说是,张幕要是在会稽郡做错事,他都敢怼。
这种性格太得罪人。
要是遇到一个昏庸之主,几条命都不够死。
事实上魏腾也差点死在这性格上,因为其违背了孙策的意旨,还因此激怒了孙策。
但是孙策火冒三丈,大发雷霆,刻意找了个由头便要杀死魏腾。
但是孙策发怒到麾下众文武都感到害怕,不敢去劝说,也没办法解救魏腾。
最后还是吴夫人听闻这件事,站在了水井边以自杀威胁孙策,才让其改变了注意。
吴夫人并非无理取闹。
他是知道孙策刚刚立足江东,好不容易开创了一个新局面,基业正是草创之时,根基还很薄弱,必须要表现出礼贤下士的样子。
只有无视一些人的过错缺点,表彰他们的功劳有点,才能吸引人才来投靠,才有机会壮大。
而魏腾功曹办事遵守法度,尽职尽责,尽管得罪人,却也被百姓爱戴,被大儒名士歌颂。
孙策要是将之杀了,别说吸引人才,怕是原本在麾下的人才都要考虑离开的事情,认为其不是明主。
孙策听完吴夫人这番劝诫,顿时省悟过来,放弃诛杀魏腾,并且礼遇有加。
对比高岱,魏腾运气要好太多太多,是少数从孙策手中活下来的名士能人,并且还是性格火爆的类型。
不过这可能和魏腾背后魏家有关系。
孙策那时候才占下丹阳吴郡和会稽部分,统治并不很稳固。
其杀了陆康等于得罪了吴郡四大世家之一的陆姓,也间接得罪顾姓,唯有朱家和张家是中立有合作。
那时候,他急需要结好会稽世家。
不过张幕没有多少这方面的顾虑。
不过能让会稽郡稳定最好,而他知道贺齐和魏腾两人有能力也可以信赖,当然要重用!
不过在重用之前,张幕还是要和两人交流一下,不能胡乱安排。
同时,他也得和两人达成某种利益一致,然后让两人表表忠心,而他也会给出回报。
君不见,前几天还在余姚隐居的高岱,现在已经是会稽郡郡丞,并且代行太守事。
“两位请坐!”
张幕跪坐在首位上,将手中茶杯放到桌案上,请两人坐下。
“谢过使君。”
贺齐和魏腾道谢,随后各自找位置坐下。
张幕率先看向了贺齐。
贺齐长相比较英俊,符合世家嫡系代代优良基因传承的性格,看起来很儒雅,但起甲胄佩刀的武将打扮,又让她带上了一丝彪悍气息。
这种彪悍,看向眉眼位置,或许也可以称之为杀气,是杀人不少者才会有的独特气质。
张幕自身,便能释放出杀气。
这是他战场上磨砺出来的,搭配长久以来身具高位上位者气势,能让不自觉惧怕和心生慑服。
而贺齐身上这些杀气,多半是自行带领士兵几度重挫山越而养成的,这在会稽郡内并不是秘密。
“不愧屠夫之名。”张幕心中暗赞一声,开口问道:“公苗,本此时听说你带人多次重挫山越。”
“可有何对付其心得?”
贺齐明白张幕这是在考校自己,不卑不亢回道:“禀使君,位四字耳。”
“哪四个字?”
“恩威并施!”
“恩威并施么...”张幕不堪重负,继续问道:“随着本刺史和严白虎一战,会稽郡南部山越认为有有机可乘,叛乱又起,若是公苗领军出战,多少时间可以平定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