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92章 向前辈致敬,天下已属张幕!(1/2)

王莽权倾朝野后,其依旧勤勤恳恳,礼贤下士,为国为民。

不仅如此,他平日的生活还变得更加节俭朴素。

在如此作风下,他名声如日中天。

别说是只想要吃饱肚子和安定生活的百姓,哪怕是朝堂上有德行学识的诸公,哪怕是实力强劲的五将,对其也时候始终敬佩有加。

哪怕是汉室宗亲和汉室忠臣,也无法在王莽身上造出毛病。

他们若是要对王莽做什么,还要问天下人愿不愿意。

天下人会指着他们的鼻子,指着他们的鼻子和脊梁骨骂狼心狗肺。

王莽便在无数人认可和欢声雀跃中,一步一步,不断向着最高之位置接近,并且每一步都走的很扎实。

元始一年,在众多亲信大臣拥护下,在万名书渴求下,王莽无奈,成为异姓公,获封安汉公,而这可是非常高明的一招。

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,发现夺取天下不容易,守天下更不容易。

比如当初封的那几个异姓王,没几个老实的,总觉得刘邦给的赏赐,够不上自己的功劳和王位,因而心存不满。

要说异姓王都想造反,肯定是不对的,但刘邦没办法去分辨,所以只好一锅端了。

毕竟封王不仅仅代表着爵位,更是建立诸侯国的权力。

王的手下是有一套完整班子的,丞相什么的都有。

一个王就是一个小型的国家,可以向封地内的臣民收税,供养自己的军队和官吏,这已经恢复了周朝的诸侯制度。

天子是诸侯的共主,并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。

哪有始皇帝牛皮?

封王从最开始便不是刘邦本意,最开始便是韩信是趁着刘邦需要自己时自请封王,而刘邦不能厚此薄彼,这才搞出一堆王。

等天下安定,刘邦当然要把这些王弄没了。

不过他虽然被人诟病,对于这些昔日过程却也下不了杀手,准备找个合适的方法安顿,结果吕稚比他更狠,直接把韩信、彭越给杀了,逼得英布造反。

没奶喝,刘邦御驾亲征,把所有都给解决了,连向来恭顺的女婿张耳也没放过,改成了列侯,然后分封许多刘氏子孙为王镇守各地,永保刘汉江山。

在这一切都办妥后,刘邦特意杀白马立誓:“非刘而王,天下共击之。”

群臣都表示要遵守此训,不允许再出现异姓王。

这是祖训,没有皇帝违背过。

王莽众望所归,但再一步直接取代皇帝又不符合他性格或者给自己人设,又或者真的品格高尚?

总之,王莽一不能破坏汉高祖“非刘不王”的祖制,可又要显示出自己高于所有汉臣的特殊地位。

于是,他便重新将周朝时期“公爵”那套给翻了出来,晋封自己为“安汉公”,而这“封公爵”在汉朝已经意味着不做汉臣,脱离汉制,另立法统。

这也是为什么原本轨迹中,曹操在建安十七年想要晋封公爵时,会遭到荀彧激烈反对,最后两人彻底决裂,后者更是隐藏忧虑而死的原因。

封公,是在为封王,乃至最后篡位做准备!

而王莽做这件事,愣是没人反对,或者说没有用力反对。

随后,元始三年,王莽长女王嬿被汉平帝刘衎立为皇后,这位大汉第一个公爵的声势再进一步,多了外戚身份,手中权力也进一步加大。

元始六年,汉平帝“病”死,王莽拥立当时年仅两岁的外孙刘婴为皇太子,成为新皇亲爷爷。

群臣十分默契,在此时纷纷上书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太后王嬿,言皇太子太过年幼,理因由王莽代天子朝政,称假皇帝。

臣民则称王莽为摄政皇,改年号摄政。

这是封王步骤都跳过,直接半步皇帝了都。

而这一切,在刘秀继位后,命人销毁,不让流传。

可是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真的完全静止,如司马徽和庞德公这等人物,便因为种种原因知晓,并在张幕身上看到了王莽的影子。

世人都会用“你要但王莽”来质问董卓,后来也会以此问曹操,乃至每一个权臣。

但事实上,这些人只是形似,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像。

若是司马徽和庞德公等知晓未来的历史,他们便会发现王莽这一手操作是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甚至可以用离谱来形容。

历史上,但凡有篡位之心的权臣,只要不是不是如董卓这般已经没了斗争心,都会拼命扩大手中的权力,去架空皇帝,在各大岗位上安插自己人,去掌控更多兵权,最终谋取帝位。

可王莽不是。

他就是硬生生凭借自己的好名声,去感化那些在位置上文臣,武将,让他们投靠,敬佩,顺服。

他真就是被动的被推上每一个位置。

比如被封安汉公时,王莽三辞三让,开启了这个流程之最。

而皇帝和朝臣,全都不答应。

没错,皇帝都不答应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久久小说网 . www.92gay.com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