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妇翁!”
当张幕带着邹倩去黄琬府邸认王允做便宜义父时,另一边长安城外的郿县郿坞内。
李儒风尘仆仆赶到,面见董卓。
董卓此时刚刚结束一次战斗,有些疲累的躺在一张椅子上,享受着婢女按摩,眼皮也不抬的说道:“文忧来了,莫非是抓住一些鱼儿的尾巴了?”
“回岳父,暂时还没有!”李儒抬头看了董卓一眼,很快有重新地下,不让人看清楚表情。
“那汝来此做什么?”董卓声音中带上了一烦闷。
“妇翁,吾听说您给张幕配置了一万西凉士卒,让其去征讨南阳郡?”李儒沉吟了一下问道。
“嗯~,你急匆匆赶来,莫非有什么不妥吗?”董卓睁开了眼睛,漆黑眼珠附近布满血丝。
李儒没有抬头,恭敬说道:“鱼儿还没有调出,若张幕是这些人外援,一万西凉士卒会成为不稳定因素。”
“不稳定因素?”董卓眼皮抖了抖,淡淡道:“文忧,那一万西凉铁骑莫非还能听张幕命令来进攻本相国不成?”
董卓对于麾下通知有着绝对的自信。
当初他及冠后去陇西西郡府担任官吏,负责地方治安,恰逢匈奴人经常骚扰边境,劫掠百姓,于是被凉州刺史成就征辟为从事,领兵对抗匈奴,大破之,斩获千计。
并州刺史段颎将他推荐入朝廷公府
他最初的班底便是自乃时候建立,也就区区三千人,经过二十多年经营,才发展到如今十数万人。
他不敢说着十万人都认识听命于他,但他自信上到骑都尉,校尉,下到军侯,百夫长,都是他曾经的生死兄弟。
张幕若是敢带着西凉铁骑对付他,哪怕有吕布那般万夫不当之勇,也会顷刻间殒命于刀斧加身。
李儒实在太了解董卓,后者一开口,他便明白其实什么意思,维持着作揖姿势说道:“妇翁,张幕并没有选择一万西凉骑兵。”
“他选择了七千白波贼寇和五千西凉骑兵,那五千西凉骑兵乃是军中刺头.....”
最后刺头两个字,李儒可以加重了声音。
董卓顿时瞪大双眸,有着凶戾之气浮现,说道:“那张幕居然敢动小心思?不怕本相国拿下他?”
西凉骑兵有哪些病症,李儒包括一些文官谏言过无视次。
什么滥杀无辜,什么烧杀掳掠,等等。
导致治下民心不稳,多有流民,杀人也无法禁止。
董卓曾经试图改变,却被李傕和郭汜等武将,还有亲弟董旻,侄子董璜他们反对,言及这样会他失去军心。
民心已失,再失去军心,也该如何立足?
如今毕竟还是乱世,军心更为重要。
他董仲颖能有今日,可都是依靠麾下士卒。
董卓仔细一下,觉得这事情也有道理。
他不是没想过对人好,但那些王公大臣都是怎么做的?
那袁隗又是如何给袁绍和袁术通风报信,让他们组成关东联盟来攻打他的呢?
仁政可以,但要等平定了天下以后。
百姓愚昧,只要到时候给予安抚,自然会忘记悲痛前仇。
所以董卓没在管过军纪,任由西凉铁骑肆意妄为。
当然,总有一些人心中有着操守,不愿同流合污,于是被其他人排挤,成了“刺头。”
张幕专门将这些“刺头”选择,是要做什么?
董卓虎眸中有杀意涌现,他给张幕机会,除去被其一番说辞说动了以外,还因为其实蔡邕女婿,他爱屋及乌,愿意给机会。
若张幕肯跟着他混,他愿意重用一番,给予厚望。
可若张幕有自己小心思,他也不会手软。
“这一点妇翁倒是弄错了。”李儒纠结了一瞬,没有往张幕身上泼脏水,直言道:“此事和堂兄有关。”
说着,李儒将张幕和董璜的冲突叙述了一下,然后说道:“所以张幕得到这些士卒,都是堂兄所为。”
“但这并非好事。”
“张幕要去攻打南阳郡,若是用的士卒并非妇翁心腹,那届时南阳郡是属于张幕,还是属于妇翁您呢?”
闻言,董卓沉默下来。
半晌,他忽然打了一个哈欠,毫不在意道:“文忧,汝多虑了。”
“张幕让吾派一个随行军官,吾派遣了贾文和,你不是一直都说他有陈平张良之谋吗?不会连张幕都治不了吧?”
“....”李儒心中一阵无语。
正因为董卓派遣贾诩监军,他内心才愈发不安。
他还没忘记张幕那天对他说的话,说他身为顶级谋士,不如贾诩懂得谋己。
很显然,张幕对贾诩很了解。
而以他对贾诩了解,后者大概率会中立,小概率会直接投靠张幕。
到时候,南阳郡便是张幕的南阳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