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东有义士,兴兵讨群凶。
初期会盟津,乃心在咸阳。
军合力不齐,踌躇而雁行。
势利使人争,嗣还自相戕。
淮南弟称号,刻玺於北方。
铠甲生虮虱,万姓以死亡。
白骨露於野,千里无鸡鸣。
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。
诗前四句是交代背景:群凶作乱,义士讨伐,形势大好,大家起初希望结成联盟,心向着汉室,即通过讨伐这一举动来平定叛乱,拥护汉室。
中间六句是交代这有关讨伐的情况:联军内部矛盾重重,自相残杀,力量涣散。。
最后六句直接描写战争的危害:由于连年战争,士兵们不能解甲归田,百姓心死亡惨重,百不余一,将士的铠甲不离身,长出了虱子;富饶的北放变得满目痍瘦,哀鸿遍野百姓大量死亡,荒野上白骨累累,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。
这个情况,他这一路北上,也亲眼见到了无数次,可谓心有戚戚,甚至到了有些麻木的程度。
甚至,他也亲眼见到了易子而食。
这是人伦惨剧。
所以在能力范围内,他愿意救下更多人。
不过“斗米养恩,担米养仇”,别人在危难的时候。你给他很小的帮助,他会感激你,可如果给人的帮助太多,让其形成了依赖,一旦停止帮助,反而会让人忌恨。
容易得到的不被珍惜,他张幕也不是圣人,做不到一直无私奉献。
接济这些百姓,也是因为董卓已经不在乎他们,所以他决定到时候南下南阳郡时,把这些人口也尽可能骗去,想来董卓不会在意。
这可是有生力量!
“多谢张安南!”
“张安南真是圣人之师。”
“吾重病的奶奶有救了。”
“吾那块饿死的孩儿也有救了。”
“老天爷终于开眼了。”
“不,是张安南仁德无双啊!”
“.............”
确定张幕所言非虚后,一众百姓顿时变得激动异常。
有些人居然已经露出劫后余生的表情。
无数人都对张幕发出感谢,无数人投去崇拜尊敬的目光。
在一众热议中,百姓们很快散去,显然都是打算去南城外领取粥食,给自己争取一份活命的机会。
.........
“见过各位!”
等百姓差不多走光后,张幕来到童渊等人面前,抱了抱拳。
“见过张安南!”
包括童渊在内都张幕恭敬抱了一拳。
不为其它,只为张幕开设粥棚之壮举,便当得起他们礼遇。
长安城内人满为患,粮食却近乎都在董卓手上,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饿死,累死,或者无奈成为佃户勉强活着。
张幕真是圣人在世。
“各位客气了!”
张幕笑了笑,开门见山道:“吾听闻这里有人强抢民女,可是真的吗?”
闻言,马家父子和童渊看向张绣和邹倩。
“请张安南救小女子!”邹倩抢先一步说道。
张绣表情顿时变得铁青,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。
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确实是在助纣为虐。
“婶...邹小娘!”张绣没有辩驳什么,而是朝邹倩说道:“灭你邹家满门的是郭汜,与我叔父无关。”
“若非我叔父,以你之容貌,下场只会更加凄惨。”
“可我叔父却愿意娶你做正妻,这真是强抢民女吗?”
“你一个没了家族庇护的女子,在如今这世道,能好好过活吗?”
张绣其实不大明白邹倩脑回路。
你只是一个普通女子,现在家族也没灭完了。
你逃走后,一介女子要怎么生活?
在这长安城,你长这么漂亮,还不知道会有多惨的下场。
张济地位超然,娶你做正妻,你还不答应?
又不是真有灭门之仇,否则张济也不敢娶啊。
“姎...”
邹倩张了张嘴,想要辩驳什么,却发现什么都说不出来。
仔细一想,他发现张绣说的居然是事实。
不过下一刻,眼角余光扫到张幕,她眼睛一亮,说道:“姎可以选择做子瑜公子妾室。”
张幕: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