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传令下去。”
“包括商船在内,所有船掉转方向,朝九江贼退去方向前进。”
“给我包围这些水贼所在的寨子。”
张幕手握长刀,凛冽的声音在整个甲板上响起,朝外传出,在无数人耳边响起。
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声音中的威严。
“诺!”
许褚抱拳退下,去指挥传令兵。
郭嘉在此时姗姗来迟,不由疑惑问道:“主公,出了何事?”
“汝自己看!”张幕随手将博士递给郭嘉。
但看清楚上面的清单,饶是散漫如郭嘉,此时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,惊讶道:“不想糜家如此有钱...有势!”
环首刀,铠甲,这可都是朝廷管制用器。
黄巾之乱爆发前若是有那一方世家被查拥有超过百数,都会在顷刻间被朝廷覆灭。
环首刀也就算了,制式刀具,有钱有铁的情况下,要打造出来相对不难。
但是铠甲可是十分难得,分为札甲、鱼鳞甲、环锁铠三种基本类型,其中最高级的是融合了这三种铠甲优势的黑光铠和明光铠。
张幕穿越到这个时空三个多月,靠着长弓商会和现代资源大肆敛财,也不过勉强凑够三千具黑光铠,其他士卒多还是用皮甲。
黑光铠和明光铠之下,环锁铠就是通常说的锁子甲,也称为连环铠,更贵重一些,是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服状,甚至可以做成整体的“套头衫”。
环锁铠的最大优点是相对柔软,轻便灵活,对劈、砍等打击有良好的抗御能力,尤其适宜骑兵将领作战,所以在北方和中原是紧销货。
环锁铠的缺点,是对尖锐兵器打击的防御力不如鱼鳞甲。
鱼鳞甲出现于春秋战国,随着时间不断完善进步,是用绳索将一端平直,一端呈舌状的钢铁甲片,像鱼鳞一样叠压编缀在皮件上,稳定地构成一体,防护力很高。
精良的鱼鳞铠甲,全套所用钢铁甲片可超过2200片,制做工艺复杂,价格昂贵,只有统兵大将和显贵才能穿用。
糜竺送的这批,是三千具环锁铠和一万具鱼鳞甲,前者价值更高,组合起来足够一方诸侯打造出一支精锐军队。
这不仅有钱就够,还得有渠道,有铁匠和铁,还需要积累。
“主公,可是丢失了部分?”郭嘉收起帛书问道。
“鱼鳞甲,半数!”张幕沉声道。
鱼鳞甲?
郭嘉是聪明人,立即猜到了张幕大动干戈的原因。
三千具环锁铠造价比一万具鱼鳞甲更高,在北方和中原等地也确实更为有用,但现在张幕必定更看重鱼鳞甲。
因为扬州地界需要马战的地方小,更多是船战,水站,所以鱼鳞甲更能发挥效果。
五千具鱼鳞甲被九江贼夺了去,若是被其武装起来,那必将成为九江郡和整个扬州的心腹大患。
“主公,可要让人去遣下蔡县令过来?”郭嘉喝了一口酒,分析道:“此九江贼能横行多年而不被灭,定有过人之处。”
“那下蔡县县令必定对其有所了解。”
“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”
不愧为顶尖谋臣,瞬间就进入了状态。
若是正常情况下,张幕肯定会同意。
毕竟人生地不熟,找到九江贼都很难。
但这一次,他有自己的计划。
“不用,吾有办法对付他们。”
............
初秋的天气,凉风瑟瑟。
淮河下游,扬州九江郡下蔡县附近,有一处隐藏在芦苇堆中的岛屿,建设着一处四面密封的的水寨。
此处极为隐秘,周围河流九拐十八弯,水流湍急,不熟悉的人很难发现,水寨南面是渡口,大大小小停靠着二十几艘木船和两艘楼船。
水寨正中央有一间大木屋,木屋内面对面坐着两个青年。
左侧之人虎背熊腰,身穿崭新鱼鳞甲,面上带着喜色。
另一人也很健壮,但长相多了几分秀气,身穿上黑色襦凯,更像是个儒将,此时皱着眉头。
这两人正是周泰和蒋钦,比亲兄弟还亲的生死兄弟。
蒋钦字公奕,年少时便跟着周泰混,最后成就不低,和甘宁,黄盖等人一起名列东吴十二虎臣。
单论武力,蒋钦比起周泰要差上一线,步战二流顶尖,水战一流。
用张幕的话说,上不了气运图录前五十武将榜。
但东吴十二虎臣并不仅仅以武力排列,还看统兵本事,蒋钦熟读兵书,单论行兵打仗的本事,还在周泰之上。
这两年,他和周泰联合,才能在淮河上称雄,统领上前水贼,轻松抵挡官兵的伟江,闯下九江贼称号。
未来等到袁术大军进军寿春,他们才转战长江流域,但依旧以九江贼为号。
“公弈,此次收获颇丰,为何愁眉苦脸?”
周泰见蒋愁眉紧锁,不由收敛起笑容,为其倒上一杯酒
“咕~咕~咕~”
蒋钦将酒一饮而尽,随后说道:“这次行动,吾等原本是针对汝南来的那几个商贾家族的小商队。”
“这些商贾僵住为富不仁,在汝南名声颇差,还和好奢淫的袁术是一丘之貉,打着卖粮的幌子不断往阴陵送粮,吾等劫之也是为民除害,行侠仗义。”
“可那徐州糜家名声不错,来往淮河也多有孝敬,从无绿林好汉去劫它,今日吾等将之劫了,恐怕不好。”
贼兵和绿林还是有所差别,前者是黄巾或者叛军盘踞某处,后者则是自认好汉,行事讲义气,有礼法,内部也有规矩。
“原来是担心糜家。”
周泰还以为蒋钦在思考什么,不由松了一口起,微笑道:“吾等也非故意。”
“陶家等商贾船队在下蔡集体停靠,想要趁着夜色成群结队而过,躲过吾等,却被吾等出其不意拿下。”
“而那糜家商队并不在计划之内,是在和那陶家陈家等商船交汇,被吾等碰巧一并抢了而已。”
“也就抢夺了一艘楼船,吾可让人放出风声,以后糜家商队由我九江寨保了。”
周泰认为问题不大,大不了以后不受糜家过路费,还免费为其保驾护航。
蒋钦看了一眼周泰身上的鱼鳞甲,叹了一口。
他就知道会这样。
周泰刚刚得知劫来的商船中有一艘装着五千鱼鳞甲时,那眼睛放光的一幕,他还历历在目。
若是粮食和金银,周泰必然会送回去,那可比不过名声。
可五千鱼鳞甲,寨中兄弟每人可以穿五件,可以再吸引几千个兄弟加入,并且是以后的安全保障。
他也动心,何况周泰?
但这是烫手山芋,拿不得。
“幼平,那鱼鳞甲不归还,吾恐大祸将至。”蒋钦沉声说道。
暗示不行,也只能明说了。
“大祸将至?”周泰心下一沉,收敛笑容。
“仔细说说。”
周泰为人悍勇,但并不鲁莽。
他知道自己读书不多,很多地方比不上蒋钦,因此做事都会听取后者的意见,将之当成军师。
“幼平,那糜家共有十几艘大船,看船深浅,都是满载。”
“吾等劫了一艘,里面装着五千鱼鳞甲,那另外几艘呢?”
“糜家虽然是徐州巨富,但终究不过是商贾家族,怎会有如此多铠甲?又为何需要如此多铠甲?”
“即便当今天下大乱,被人发现,这也是满门抄斩的大罪。”
“那糜家在徐州陶谦手下做事,为何要将此等铠甲运往寿春?”
“必是有图谋啊。”
深层次的东西,蒋钦不是顶尖谋士,看不到那么远,也分析不出来,但是浮于表面的信息,简简单单的推理,他却会做。
糜家送铠甲,必定有大图谋。
九江贼名声是响亮,但终究不过是上千人的贼寇团体而已。
黄巾起义,浩浩荡荡,不也被官府平定?
听完蒋钦的分析,周泰一颗心也沉了下来,但却还是犹豫道:“难道要吾将那五千鱼鳞甲还回去?或许那糜家未必会在意吧。”
将到手的熟鸭子主动让出,那可太难了。
蒋钦见他这般犹豫,只好加一把火,说道“幼平,忘了方才突然出现的百艘官船?也许正是来接应糜家商船。”
蒋钦显然是误会了张幕船队的到来,但却错有错着。
糜家送的武器铠甲,还真是给张幕准备的。
“啪!”
周泰猛的一拍桌子,站起来说道:“大不了,吾等离开下蔡,离开九江郡!”